关于养老产业集群式发展路径和策略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8-01-17
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黑龙江省和全国各省(区、市)一样正直面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界定,我省已于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处于加剧老龄化状态,当前赡养比(抚养比)已经达到了1.33,属较为典型的“未富先老”地区。养老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在本轮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如何寻求做好“三篇大文章”的切入点,在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龙江鲜明供给优势的产业领域发力,建议顶层设计并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使我省在养老产业全链条设计、集群式发展、中产阶级和平民养老等方面做全国的“领头羊”,提早把养老产业做精、做细、做深、做大、做强,成为激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一、养老产业的发展误区
一是养老问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产业规划和模式设计等经济视角上,鲜有站在未来老龄化社会和“银发浪潮”需要统筹应对问题的社会角度来着眼;二是以养老为名而无养老之实的房地产开发,拿了土地、税收、资本等优惠政策但适老型住宅比例过低、功能不全;三是面向富豪和精英阶层的高端养老,中产阶级和平民养老望而却步,赚“老人”的钱而不是赚“产业”的钱;四是部分养老项目虽有高档豪华的设施,却没有高端可持续的运营和服务;五是单纯的“养老院模式”产业链过短,盈利方式简单,民营资本进入意愿不强;六是很多单一的养老模式没有做到“住、养、食、护、医”相统一,尤其是养老专业和技能职业人员的培育是短板,在理论上逐步改变植根于传统家庭伦理和孝养观念准备不足等等。
二、我省的优势和工作基础
一是市场主体、行业部门和学术机构大力协同推进养老产业。我省养老产业的体量、质量、含金量大幅提升,预计到2016年年底,全省进入养老服务业资金将达到150多亿元,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二是决策层高度重视,领导高层亲自推介我省的自然生态和地域优势。养老产业与旅游、医疗等产业叠加发展,我省的绿色有机食品、大美龙江、养生天堂、健康养老等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三是民营资本介入养老产业发展较为快速。通过放开市场准入、吸引社会资本、盘活非办公类资产等措施,民营资本主导的机构养老发展较为迅速,境内外一些有实力的养老机构陆续进驻,全省已有登记注册的养老机构2265家,可提供养老床位20.45万张,其中民营占到60%以上。
四是打造平台集中宣传造势效果较好。“黑龙江天鹅颐养联盟”搭建了养老服务业交流合作平台,整合省内养老、旅游、健康等服务资源,为全国老年人提供候鸟式养老服务,已在全国多地成功举办数轮的集中推介会,反响热烈。
五是机构养老模式不断涌现。候鸟式养老、旅居式养老、互换式养老、医养结合式养老、日间照料式养老等业态不断出现,为机构养老产业发展积累了经验。
三、养老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路径建议
一是大胆复制行业外的成功经验。建议借鉴“大唐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经验,顶层设计规划我省养老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路径。大唐袜业吸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产袜子60多亿双,成交额达70多亿元,占全国产量的65%,占据了世界袜业生产近1/3的份额,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用了不到14年的时间,这与当地政府的“集群式”发展思路定位是分布开的,即以袜子生产为核心,在本地形成了纺丝、加弹、印染、后整理、包装材料等多行业密集发展的产业群体。
二是政府主导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养老产业集群式发展需要专业、成熟、强大的市场主体作为“龙头”,而这样的“龙头”虽可以经市场自然培育,但政府科学定位、顶层设计可以大大缩短这一进程。建议定位打造我省养老产业的“大唐袜业”,培育中国养老产业的“长谷川”、“欧葆庭”、“舒仑士”,并从源头规划实施养老关联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三是借机、借势、借力创设市场主体。结合即将组建的省本级“后勤集团”,将其主要功能定位为“机构养老集团”,采取授权经营等方式,将正在盘活转型的各类培训中心、景区资产等非办公类资产授权其经营,省内经营效益好的大企业集团可以参股,起步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设计,做好战略规划,借助“天鹅颐养联盟”和“养老+互联网”等平台,先期以独立品牌运营候鸟养老、旅居养老、医养康复养老等业态,使现有存量资产充分运营起来。
四是尽快做成自己的“养老品牌”。建议起步投资开发“住、养、食、护、医”五位一体的“范式”项目,即靠近大城市、依托小城镇选址征地,先期面向养老消费能力有较好保障的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退休人群,打造较具规模的“住宿式高级老年大学”,统筹规划设计养老设施,突出“学养结合”,打破传统居家养老的伦理规范,同时推动小城镇改造升级,使其成为具有较好示范性和辐射带动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养老综合体。
五是同步谋划推动配套产业集群。“机构养老集团”的赢利点不在养老本身,重点是在其他配套产业集群的经营拓展上,需要顶层谋划养老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具体路径。养老机构本身可持续经营的成本较大,必须延伸上下游关联产业链、细分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围绕“养老”概念进行绿色有机粮食、食品等深度开发经营(如五常大米、黑森山特等),与粮食、农垦、森工深度合作,专门开发针对老年人的系列食品、快餐、营养、保健产品,为老年人打造自然放心并具龙江饮食特色的“中央养生厨房”,实现物流定向供应与对外输出营销;与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合作,实施养老品牌拓展,特色开发不同档次、规模的养老地产,确保适老型住房真正成为“酒店、餐厅和卫生保健所的综合体”;与医疗专业机构和康复机构合作,推动“南病北治、北药南用”项目生成与落地,实现真正的“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灵敏度较高的医疗服务;与知名制造企业合作,研究开发老年人运动健身、养老康复和护理、照料器械、器具;与旅游文化集团、百强旅行社合作,深化文化养老、旅居式养老、候鸟式养老;与大中专和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定向培训养老业所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包括食品、医疗、护理、康复、心理等多个专业门类,既开拓就业渠道,也让从事养老工作成为高薪体面的职业;与境内外大型养老机构合作,实行优势互补、互换养老资源,重点吸引和拓展俄罗斯的老年群体来我省跨境养老等等。
六是致力于国有企业社会兜底责任的核心价值。“机构养老集团”远期发展着眼于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社会功能,既带动民营资本寻求机构养老的盈利模式,激发他们在养老产业集群式发展中正确定位,在上下游产业链中互为补充;又要关注和兜底因产业链短,民营资本不愿涉足的农村等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问题,创立“平民平价养老”的核心价值体系,探索实践“以房(地)养老”、“异地养老”、“乡村田园养老”等分类、分级养老模式。将核心主业通过品牌运营、加盟运营、资本运营做大做强,继而对养老品牌、养老模式、养老理念、养老人才进行输出,主导“立体养老”的相关行业标准和话语权,壮大上下游和外围产业集群,有实力以“高端反哺低端”、“外业支持主业”,真正履行好“帮天下儿女尽孝、给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社会责任。(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何宏莲、省直机关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王威武提供)
一、养老产业的发展误区
一是养老问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产业规划和模式设计等经济视角上,鲜有站在未来老龄化社会和“银发浪潮”需要统筹应对问题的社会角度来着眼;二是以养老为名而无养老之实的房地产开发,拿了土地、税收、资本等优惠政策但适老型住宅比例过低、功能不全;三是面向富豪和精英阶层的高端养老,中产阶级和平民养老望而却步,赚“老人”的钱而不是赚“产业”的钱;四是部分养老项目虽有高档豪华的设施,却没有高端可持续的运营和服务;五是单纯的“养老院模式”产业链过短,盈利方式简单,民营资本进入意愿不强;六是很多单一的养老模式没有做到“住、养、食、护、医”相统一,尤其是养老专业和技能职业人员的培育是短板,在理论上逐步改变植根于传统家庭伦理和孝养观念准备不足等等。
二、我省的优势和工作基础
一是市场主体、行业部门和学术机构大力协同推进养老产业。我省养老产业的体量、质量、含金量大幅提升,预计到2016年年底,全省进入养老服务业资金将达到150多亿元,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二是决策层高度重视,领导高层亲自推介我省的自然生态和地域优势。养老产业与旅游、医疗等产业叠加发展,我省的绿色有机食品、大美龙江、养生天堂、健康养老等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三是民营资本介入养老产业发展较为快速。通过放开市场准入、吸引社会资本、盘活非办公类资产等措施,民营资本主导的机构养老发展较为迅速,境内外一些有实力的养老机构陆续进驻,全省已有登记注册的养老机构2265家,可提供养老床位20.45万张,其中民营占到60%以上。
四是打造平台集中宣传造势效果较好。“黑龙江天鹅颐养联盟”搭建了养老服务业交流合作平台,整合省内养老、旅游、健康等服务资源,为全国老年人提供候鸟式养老服务,已在全国多地成功举办数轮的集中推介会,反响热烈。
五是机构养老模式不断涌现。候鸟式养老、旅居式养老、互换式养老、医养结合式养老、日间照料式养老等业态不断出现,为机构养老产业发展积累了经验。
三、养老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路径建议
一是大胆复制行业外的成功经验。建议借鉴“大唐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经验,顶层设计规划我省养老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路径。大唐袜业吸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产袜子60多亿双,成交额达70多亿元,占全国产量的65%,占据了世界袜业生产近1/3的份额,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用了不到14年的时间,这与当地政府的“集群式”发展思路定位是分布开的,即以袜子生产为核心,在本地形成了纺丝、加弹、印染、后整理、包装材料等多行业密集发展的产业群体。
二是政府主导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养老产业集群式发展需要专业、成熟、强大的市场主体作为“龙头”,而这样的“龙头”虽可以经市场自然培育,但政府科学定位、顶层设计可以大大缩短这一进程。建议定位打造我省养老产业的“大唐袜业”,培育中国养老产业的“长谷川”、“欧葆庭”、“舒仑士”,并从源头规划实施养老关联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三是借机、借势、借力创设市场主体。结合即将组建的省本级“后勤集团”,将其主要功能定位为“机构养老集团”,采取授权经营等方式,将正在盘活转型的各类培训中心、景区资产等非办公类资产授权其经营,省内经营效益好的大企业集团可以参股,起步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设计,做好战略规划,借助“天鹅颐养联盟”和“养老+互联网”等平台,先期以独立品牌运营候鸟养老、旅居养老、医养康复养老等业态,使现有存量资产充分运营起来。
四是尽快做成自己的“养老品牌”。建议起步投资开发“住、养、食、护、医”五位一体的“范式”项目,即靠近大城市、依托小城镇选址征地,先期面向养老消费能力有较好保障的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退休人群,打造较具规模的“住宿式高级老年大学”,统筹规划设计养老设施,突出“学养结合”,打破传统居家养老的伦理规范,同时推动小城镇改造升级,使其成为具有较好示范性和辐射带动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养老综合体。
五是同步谋划推动配套产业集群。“机构养老集团”的赢利点不在养老本身,重点是在其他配套产业集群的经营拓展上,需要顶层谋划养老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具体路径。养老机构本身可持续经营的成本较大,必须延伸上下游关联产业链、细分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围绕“养老”概念进行绿色有机粮食、食品等深度开发经营(如五常大米、黑森山特等),与粮食、农垦、森工深度合作,专门开发针对老年人的系列食品、快餐、营养、保健产品,为老年人打造自然放心并具龙江饮食特色的“中央养生厨房”,实现物流定向供应与对外输出营销;与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合作,实施养老品牌拓展,特色开发不同档次、规模的养老地产,确保适老型住房真正成为“酒店、餐厅和卫生保健所的综合体”;与医疗专业机构和康复机构合作,推动“南病北治、北药南用”项目生成与落地,实现真正的“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灵敏度较高的医疗服务;与知名制造企业合作,研究开发老年人运动健身、养老康复和护理、照料器械、器具;与旅游文化集团、百强旅行社合作,深化文化养老、旅居式养老、候鸟式养老;与大中专和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定向培训养老业所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包括食品、医疗、护理、康复、心理等多个专业门类,既开拓就业渠道,也让从事养老工作成为高薪体面的职业;与境内外大型养老机构合作,实行优势互补、互换养老资源,重点吸引和拓展俄罗斯的老年群体来我省跨境养老等等。
六是致力于国有企业社会兜底责任的核心价值。“机构养老集团”远期发展着眼于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社会功能,既带动民营资本寻求机构养老的盈利模式,激发他们在养老产业集群式发展中正确定位,在上下游产业链中互为补充;又要关注和兜底因产业链短,民营资本不愿涉足的农村等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问题,创立“平民平价养老”的核心价值体系,探索实践“以房(地)养老”、“异地养老”、“乡村田园养老”等分类、分级养老模式。将核心主业通过品牌运营、加盟运营、资本运营做大做强,继而对养老品牌、养老模式、养老理念、养老人才进行输出,主导“立体养老”的相关行业标准和话语权,壮大上下游和外围产业集群,有实力以“高端反哺低端”、“外业支持主业”,真正履行好“帮天下儿女尽孝、给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社会责任。(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何宏莲、省直机关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王威武提供)